9月28日上午,由舟山市海洋科技局、国脉海洋信息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组织的“互联网+船舶”研讨会在舟山海洋科学城11号楼三楼大会议室举行。会议内容要是关于智能制造――《中国制造2025》的主攻方向。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、国脉海洋特别顾问、中国制造2025主要参与者朱森第讲解了五大部分内容,一是我国制造业面临的严峻形势:我国已成为全球制造大国,但与世界上制造强国相比还存在问题及差距,处于“微笑曲线”中端,属于低收益端,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。二是迈向制造强国时不我待:我国制造业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,要迎接挑战,抓住机遇,必须实现四大转变,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;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;由资源消耗大、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;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。三是以《中国制造2025》为行动纲领:他介绍了制造强国评价指标体系、指标综合体系、迈向制造强国的三个阶段:第一步是力争用十年时间,迈入制造强国行列;第二步是到2035年进入世界制造强国行列中位;第三步是到建国一百年进入世界制造强国行列前列。实施五大重大工程,大力推进发展十大重点领域,建立完善七项重要机制。船舶工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:到2025年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市场需求将增加至2600亿美元;我国海工装备国际市场份额达到40%,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制造强国;全面建成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、绿色设计制造体系。四是智能制造为未来的主攻方向:“互联网+”协同制造,积极发展智能制造和大规模个性化定制,提升网络化协同制造水平,加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。“互联网+”人工制能,加快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突破,培育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,推进智能产品创新,提升终端产品智能化水平。“互联网+船舶”主要内容为,船舶机电设备联网;智能船舶;制造过程自动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;供应链网络管理;制造资源网络化(云制造);船舶运行数据分析;船舶运维专业服务。五是推进智能制造的方略与路径:根据现有企业的制造现状,推进智能制造的并行战略,进行工业2.0补课,工业3.0普及,工业4.0示范。以智能制造的方向和技术,融入上述补课、普及、示范过程中,发挥双向作用。推进因地制宜、以用促业、集成牵引、建设集群等方略。目前要做的先是夯实基础,把握时序、示范引领、掌握核心等战略,做到有序发展。
电子商务专家、国脉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冰之介绍了《“互联网+船舶”发展策略研究报告》。《报告》用详细的船舶建造实例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,为以后实施“互联网+船舶”展示了实施的蓝图。《报告》展示了很多新的技术亮点,值得船舶业的造船专家认真细阅。
舟山船舶企业欧华造船的秦言明副总经理、金海重工的章仲安总工程师分别就“建设两化融合体系,打造新型造船能力”、“智能制造研究与实践”作了介绍。
各位专家精彩的讲述,得到了与会人员的好评。讲座结束后,开通了“中船通”――船舶服务网络平台。
舟山市委常委、副市长康华平及有关主管单位的领导出席了会议。
舟山市外经贸企业协会组织船舶预警点会员单位参加了讲座。(傅智业)